Tree view
Taraxacum mongolicum(蒲公英)
1 / 4
- 物种别名
- 灯笼草、姑姑英、蒲公草、婆婆丁、姑姑英、地丁、黄花地丁。
- 分类地位
-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菊目,菊科 ,舌状花亚科,菊苣族,蒲公英属。
- 生境分布
- 适应性强,广泛生于山坡、草地、路边、林下、田野、河滩等,已有引种栽培。国内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国外的朝鲜、蒙古、俄罗斯亦有分布。
- 形态性状
- 多年生草本,有乳汁;根圆柱形,表面棕褐色,稍肉质;叶簇生,莲座状,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波状齿或羽状深裂,叶柄及主脉常带紫红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花葶1至数个,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较大,总苞钟状,总苞片2-3层,外层总苞片基部淡绿色,上部紫红色;舌状花黄色;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冠毛白色。花期4-9月,果期5-10月。
- 耐盐能力
- 可生长于海滨沙地,具有一定的耐盐性。
- 资源价值
- 茎、叶及根均可食用,或炒茶,是一种价值较高的药食同源植物;含有黄酮类、萜类、酚酸类、蒲公英色素、植物甾醇类、倍半萜内酯类和香豆素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抗自由基、抗病毒、抗感染、抗肿瘤等作用;入药,有养阴凉血、舒筋固齿、通乳益精、利胆保肝、增强免疫力等功效;蒲公英与其它中药配合用于治疗烧伤合并感染、胃痛、急性胆道感染、腮腺炎等多种疾病;亦可观赏。
- 繁殖方式
- 主要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 参考文献
- 杜军英, 姜东伯, 狄柯坪, 等, 2012. 蒲公英抑菌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10(2): 128-131
- 谷肄静, 王立娟, 2007. 蒲公英总黄酮的提取及其抑菌性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5(8): 43-45
- 谢沈阳, 杨晓源, 丁章贵, 等, 2012. 蒲公英的化学成份及其药理作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4(B12): 14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