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 view
Sophora flavescens(苦参)
物种别名
野槐、好汉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苦骨、川参、凤凰爪、牛参、白茎地骨。
分类地位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蔷薇目,豆科,蝶形花亚科,槐族,槐属,四裂果组。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或田野。产我国南北各省区。印度、日本、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形态性状
草本或亚灌木,高1米左右;根灰棕色,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茎有纹棱;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托叶披针状线形,小叶6-12对,椭圆形、卵形、披针形至披针状线形,先端钝或急尖;总状花序顶生,长15-25厘米;花萼钟状,萼齿5, 蝶形花冠,白色或淡黄白色,雄蕊10,分离或近基部稍连合;荚果长5-10厘米,种子间稍缢缩,呈不明显串珠状,成熟后开裂成4瓣,有种子1-5粒;种子长卵形,深红褐色或紫褐色。花期6-8月,果期7-10月。
耐盐能力
叶具盐腺,可以泌盐,属于泌盐植物;苦参幼苗耐NaCl的最高浓度为0.3%,而耐Na2CO3的最高浓度为0.7%。在同一盐浓度下,中性盐的影响比碱性盐的影响要强,表明苦参对碱性盐的耐受力比中性盐要强。
资源价值
可用于盐碱地的改良;根含苦参碱和金雀花碱等,入药有清热利湿、抗菌消炎、健胃驱虫之效,常用作治疗皮肤瘙痒、神经衰弱、消化不良及便秘等症;茎皮纤维可织麻袋;采用苦参与其它中草药配伍制备的无公害农药,能够有效防治蔬菜、果树及粮食作物的多种害虫,有利于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繁殖方式
分株或用种子进行繁殖。
参考文献
  1. 程红玉, 2008. 苦参种子发芽特性及水分和盐碱对幼苗胁迫效应的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
  2. 谷颐, 2005. 白城地区盐碱生态环境3种植物的结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3(5): 110-111
  3. 吕振华, 2002. 苦参的药用价值及其在中草农药中的应用.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12(3): 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