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 view
Artemisia argyi(艾)
物种别名
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等。
分类地位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目,菊科,管状花亚科,春黄菊族,蒿属,艾组。
生境分布
适应性强,生于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分布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乎遍及全国。蒙古、朝鲜、俄罗斯亦有分布。
形态性状
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高可达2米,植株有浓烈香气;常有横走地下根状茎,地上茎单生或少数,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被灰色蛛丝状柔毛;叶厚纸质,羽状深裂,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头状花序椭圆形,小,多数,排成穗状或复穗状花序;总苞片3-4层,外层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绵毛,雌花6-10朵,花冠紫色,两性花8-12朵,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檐部紫色;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7-10月。
耐盐能力
可生长于海滨沙地,具有一定的耐盐性。
资源价值
幼嫩茎叶可食;为常用中草药,含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主要有温经活络、驱寒止痛、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功能;可驱虫防蚊;艾草还可用作天然染料及制作印泥。
繁殖方式
生产中主要以根茎分株进行营养繁殖,也可以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参考文献
  1. 况伟, 刘志伟, 张晨, 等, 2015. 艾草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 中国食品添加剂, 6: 109-113
  2. 孙锋, 张宽朝, 2009. 野生艾草黄酮的含量及抗氧化性研究.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8(3): 58-61
  3. 姚勇芳, 石琳, 谭才邓, 2011. 艾草中抑菌物质的提取研究. 食品科技, 36(11): 2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