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 view
Rubus parvifolius(茅莓)
物种别名
红梅消、小叶悬钩子、草杨梅子、婆婆头。
分类地位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蔷薇目,蔷薇亚目,蔷薇科,蔷薇亚科,悬钩子属。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杂木林下、向阳山谷、路旁或荒野。在我国广泛分布。国外的日本和朝鲜亦有分布。
形态性状
落叶小灌木;枝呈弓形弯曲,被柔毛和稀疏钩状皮刺;小叶常3枚,菱状圆形或倒卵形,上面伏生疏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边缘有不整齐粗锯齿或缺刻状粗重锯齿,常具浅裂片,叶柄被柔毛和稀疏小皮刺;托叶线形;伞房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具柔毛和稀疏小皮刺,萼片5,外面密被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针刺,花瓣5,卵圆形或长圆形,粉红至紫红色,基部具爪,雄蕊和雌蕊多数;聚合小核果,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耐盐能力
可生长于海滨沙地,具有一定的耐盐性。
资源价值
果实酸甜多汁,可供食用、酿酒及制醋等;根茎叶及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肠炎、肝脾肿大、黄疸、慢性肝炎、跌打肿痛、风湿骨痛、泌尿系统感染等;药理实验表明,茅莓的水提物具有止血和活血化瘀作用, 并且已成功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多种心血管疾病。
繁殖方式
主要通过种子进行繁殖,也可通过扦插进行繁殖。
参考文献
  1. 梁成钦, 苏小建, 周先丽, 等, 2011. 茅莓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材, 34(1): 64-66
  2. 郑振洨, 张玲菊, 黄常新, 等, 2007. 茅莓总皂苷对黑色素瘤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32(19): 2055-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