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一种新型人体“芯片上的内脏炎症”进行的研究表明,益生菌并不总是有益于肠道健康: 当肠道上皮完整时,益生菌对肠道健康有益,但当肠道屏障受损时,益生菌的危害可能大于益处。
研究人员表示: “一旦肠道屏障被破坏,益生菌就会像其他通过受损肠道屏障进入人体的细菌一样有害。”该项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人类肠道炎症涉及复杂的过程,包括粘膜损伤、屏障功能受损、免疫细胞的招募和浸润,导致炎症反应,包括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对人类和动物模型的研究也表明,肠道上皮、微生物组和免疫成分之间的功能失调相互作用是炎症发病的关键因素。文章作者指出:“确定肠道炎症反应开始的关键调制器非常重要,因为这一确定将支持针对整个炎症级联的主要发起者的临床和治疗选择的发展。”
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器官芯片模拟肠道中免疫细胞、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并允许科研人员触发和监测肠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通过使用我模拟肠道炎症芯片,研究人员发现屏障功能障碍是引发肠道炎症的最重要诱因之一。维持上皮屏障的完整性对于抑制粘膜氧化应激和随后由异常的细胞间宿主-微生物组交叉作用介导的促炎级联是必要和充分的。
研究人员表示,所谓的“肠道泄漏”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攻击和增强的免疫渗透,从而导致体内平衡耐受性被破坏时发生的慢性炎症。靶向修复屏障功能障碍可能是一种有效控制局部炎症的引人注目的治疗方法。
研究人员计划在芯片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更多定制化的人类肠道疾病模型,如炎症性肠病或结肠直肠癌模型,从而确定肠道微生物组如何控制炎症、癌症转移和微生物组对癌症免疫治疗效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Shin W, Kim H J. Intestinal barrier dysfunction orchestrates the onset of inflammatory host–microbiome cross-talk in a human gut inflammation-on-a-chip[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 115(45): E10539-E10547.